案例:
上海虹口警方在上海市公安局環食藥偵總隊的指導下,破獲上海首例以銷售OBD作弊器,提供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工具案;抓獲鐘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,查證涉案金額30余萬元,實現了機動車尾氣檢驗相關“黑灰產”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條打擊。

什么是OBD作弊器?
OBD是on-board diagnostics的縮寫,翻譯為“車載自動診斷系統。”
嚴格來說OBD是一個接口,可以與車輛診斷設備連接,之后讀取ECU(行車電腦)里記錄的車輛行駛、故障、排放等信息數據;檢測設備理論上是不可以修改相應數據的,但是其銷售的OBD作弊器在連接行車電腦之后,不僅可以讀取并且可以隨意篡改車輛檢測數據。其中自然包括車輛的排放數據,這樣就能讓尾氣排放實際不達標的車輛完成環檢,這是典型的作弊裝置。

老車環檢為何會衍生出作弊器?
從車主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。老舊車輛尾氣檢測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些難題,核心問題是車輛尾氣檢測可能不過關;進而產生的問題是如何讓汽車尾氣達標,方法是明確的,那就是檢修、優化或者換件,總歸是要系統的進行發動機與排氣系統的檢修。
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檢修和在哪檢修。
繼機動車檢測站社會化運營之后,車輛在環檢環節如果不達標,部分區域出現過需要在檢測站指定維修廠進行維修的情況。定點維修廠的車輛維修價格較高,與非指定的第三方維修廠存在倍數級的差異;筆者認為這是OBD作弊器會有市場的原因,客觀來說總是有需求才有生產制造與銷售。
所以面對老車環檢出現OBD作弊器或者是檢測站協助車主作弊過檢的情況,應當考慮的是如何優化車輛檢測方案與流程。

“M站”應當取消,I/M不需要并行。
I站指的是機動車檢測站,M站則是指定的車輛維修站(廠)。
想要讓老車用戶不去作弊則需要提供物有所值的車輛維修方案,應當打破I/M站壟斷行業的情況。在2025年初,某地23家機動車檢測因涉嫌壟斷被處175萬元罰款并沒收違法所得;但是其余區域依然有類似的情況存在;當車輛實際只能在M站維修的時候,壟斷實際已經形成,車輛維修價格也已經難以控制。
隨之而來的必然是無奈的車主去尋找“BUG。”
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?

筆者建議:
機動車檢測可授權給汽車經銷商或符合硬件條件標準的維修廠,并由專門機構授權或派駐站點。
相較于M站,汽車經銷商售后對于其銷售品牌的車輛更了解,維修車輛的方案更成熟;第三方維修廠也有技術水平很高的,諸如途虎、天貓、京東等機動車維修養護企業的實力同樣強大。將老舊車輛環檢授權給這些車輛維修企業,進一步加強機動車檢測和維修業務的社會化運營與良性競爭;這樣既能降低車主的車輛維護成本,又能通過企業相互監督以避免環檢作弊,同時還能緩解汽車經銷商經營壓力,可謂一舉多得。
機動車檢測難題或許并非無解。









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
